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雪芹少年时也许吃过这种米,并在后来写进了《红楼梦》。
再等到乾隆皇帝下江南后,从江南带米回京,南方的胭脂米也就成了“紫金箍”了。
被种植在昆明湖畔,接受有“天下第一泉”美称的玉泉水的灌既。
因其培育难度大、产量小,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水来灌既,到了近代几乎近于灭绝。
后来,多亏我们的伟大领袖读红楼,看到五十三回写贾府的庄头乌进孝进贾府交租,常用米千余石,而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由此引起了关注。
他让农业部查了“御田胭脂米”的情况,提出希望由粮食部门收购一部分“御田胭脂米”,以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
如此,胭脂米才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在一定程度扩大了种植。
但可惜的是,有那么几年口粮趋紧,让这种低产量的高档米再度遭到冷落,国家停止了收购,也顾不上保护了。
京西虽然是稻米的产区,但从六十年代之后,种植的全是高产稻米。
如今要想找的话还真是难了,恐怕也只有当地农民还留有一些稻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