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狗大户 (第4/8页)
洒家要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晨第二天把准备好的水果糕点,烟酒糖茶都装上了车,开车再次回到了九道湾,因为进了腊月的缘故,街边时不时的响起小孩儿放鞭炮的动静,瞅着年味儿十足。
在四九城,过去的人们一进腊月门儿就开始忙着备年货了。一是“破五”之前,商铺都不开业,这过年的吃穿、日用、玩耍、点缀等都要准备得足足的;二是要频繁地走亲访友、上门拜年,送礼不贵还得有面儿,所以年前忙活着置办年货,不但是一种讲究,过年还特别有年味儿。
一进腊月,小孩儿都要跟大人去打点心匣子,图个喜庆,送人还有面儿。点心匣子,富裕的人家一般都会送黄板纸包装的,上面再垫张红纸,里面装大小八件,售货员用纸绳一横一竖捆好,一般会装两包,再打个提手,动作十分麻利,绑得漂亮还结实。穷人家一般是纸盒装的,里面有槽子糕、桃酥等。
所谓大小八件是人们喜爱的京八件,源自于宫廷糕点的“大八件”,有八种形状、不同口味,后来传到民间,还被分成了大八件和细八件。大八件是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枣花酥、太师饼、黑麻饼、萨其马。
细八件是枣花酥、玉蝶酥、小卷酥、合欢饼、甘露果、芙蓉糕、粉衣、蛋黄酥。除此之外,糕点还有老北京人喜欢的槽子糕、缸炉、桃酥、茯苓饼等等。
当有人过年来家送点心匣子的时候,孩子们是最着急的,就等着客人前脚一出门,后脚就打开匣子,有种现在拆盲盒一样的兴奋。一满盒花花绿绿的点心,最抢手的就是其中的蛋糕和萨其马,一般一个匣子里也没几块,其它的再由最爱到能吃,一个个逐一扫光。
这时的老百姓走亲访友送酒的时候,一般送的都是西凤和四特酒。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一九五二年的第一次全国品酒会上,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和陕西西凤酒被评为了国家级四大名酒。
茅台价格昂贵,购买比较麻烦,不是随便就能买到。而且相比山西汾酒和泸州曲酒,西凤酒比较合老百姓的口味,所以自此以后,北京人送礼通常都要买西凤酒,既拿得出手,价格也合适。
还有就是一九八七年在农展馆举办的全国农副工产品春节展销会上,四特酒成为了人们争相抢购的产品,之后,又逐渐成为北京烟酒柜台的热销品,尤其一到春节,人们都排队购买。
过去买酒不像现在,没有华丽的包装,销售员只将两瓶酒并排用纸绳捆在一起,打个提手一拎。过年买这酒送人也和买茶叶一样,是认定的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