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成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天傍晚关门前,邢成义在后厨收拾,听见前厅传来笑声,走出去一看,赵大爷正给几个员工讲过去的故事,陈露他们围坐着听得认真,时不时有人给赵大爷添茶水。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邢成义忽然觉得,自己当初说“食堂该装着过日子的人”,原来早已实现——这些老人、员工、街坊,就像一家人,在这个餐厅里分享饭菜,分享故事,分享日子里的甜。
接下来的日子,餐厅又打算加个“儿童角”,摆上小桌子小椅子,再放些绘本和玩具,方便带孩子的家长吃饭。邢成义已经开始琢磨儿童餐的菜谱,陈露在准备儿童角的安全提示,徐涛和熊立雄研究着怎么把胡萝卜切成小动物的形状。谁也不知道这个餐厅还会有多少新变化,但大家都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带着温度,就像那碗永远热着的骨汤,永远等着要回家的人。
午后三点的骤雨来得毫无征兆。先是窗玻璃被豆大的雨点砸出闷响,接着风裹着水雾灌进餐厅,靠窗的老人专座瞬间积起水洼。赵大爷的棋盘刚摆到一半,楚河汉界就被漫过来的雨水冲得模糊,他慌忙用搪瓷缸子去挡,却被陈露一把拉住:“大爷您别动,我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露刚把老人扶到干燥的座位,就见熊立雄举着塑料布冲过来。他踩着积水往窗边跑,橡胶靴踩出的水花溅到裤腿上,却没忘了给让路的客人鞠个躬。“快搭把手!”他把塑料布往窗框上按,徐涛已经搬来四个装满大米的麻袋,两人合力把布角压牢——那是今早刚到的新米,原本要明天才开封。
后厨的邢成义正盯着蒸锅,突然听见“哗啦”一声闷响。跑出去才发现,后厨通风口的挡雨板被狂风掀了,雨水顺着管道往下淌,正好浇在备菜台上。他抄起旁边的不锈钢盆去接水,手腕却被飞溅的碎玻璃划了道口子。“师傅!”小张举着创可贴冲过来,弯腰时后腰的围裙带子还在滴水——他刚把前厅的地拖了三遍,现在又来抢着擦备菜台。
雨最大的时候,餐厅门口积起了没过脚踝的水。有客人想进来避雨,却在台阶前犯了难。传菜员小李二话不说脱了鞋,光脚站在水里:“我背您进来!”他背第一个客人时还趔趄了一下,背到第三个,后颈的汗珠已经和雨水混在一起。旁边卖伞的刘嫂看见,抱来一摞一次性鞋套:“给客人套上,别让孩子着凉!”她自己则站在门口指挥:“往这边走,台阶这儿垫了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