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代十国后期户籍重建的曙光:经济复苏与制度转型的历史铺垫

一、干戈渐息:五代后期的局势嬗变与经济复苏土壤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之后的又一分裂时期,藩镇割据、王朝更迭频繁,兵燹之灾遍及中原。至后周世宗柴荣时期(954—959年),长期战乱的破坏虽未完全消弭,但部分地区已显现出局势趋稳的迹象。后周通过南征北战,先后击败后蜀、南唐,收复幽云十六州部分失地,中原核心区域的军事威胁暂时缓解;与此同时,南唐、吴越等南方政权也进入相对和平的发展阶段,形成“中原稍定,南方承平”的格局。

战乱的缓和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后周世宗推行“均定田租”“奖励耕织”政策,下令焚毁寺院铜器铸造钱币,缓解流通货币短缺;南唐中主李璟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年丰稔,兵食有余”,吴越则通过兴修水利(如扞海石塘),将太湖流域打造为“苏湖熟,天下足”的粮仓。农业的恢复带动手工业与商业发展,扬州、金陵、杭州等城市重现繁荣,“商旅辐辏,百货骈阗”的景象再次出现。经济活动的重启迫切需要稳定的人口管理体系,而长期战乱导致的“版籍焚逸,人口流散”局面,使户籍重建成为当务之急。

二、版籍荒芜:五代户籍制度的崩溃与管理困境

五代初期的户籍制度承继唐制,以“计帐”“户籍”为基础,实行“三年一造籍”制度,但战乱迅速瓦解了这一体系。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关中地区“百姓流散,户籍隳坏”,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宰相冯道奏称:“自兵戈以来,户籍残毁,至于赋税,多不依据版图。”这种混乱源于三重矛盾:

1. 人口流动与户籍失实的矛盾

战乱导致大规模人口迁徙,“中原士民避乱者多亡入江南”,仅后晋天福年间(936—942年),南渡江淮的流民就达数十万。这些流民脱离原籍后或成为“浮客”佃耕地主土地,或聚为“山棚”“营田户”,传统州县户籍已无法覆盖。后汉乾佑年间(948—950年),河南府尹奏报:“所属县镇,多有逃亡,见在户耕种不及旧田三分之一。”

2. 军事需求与户籍功能的冲突

五代各政权为扩充兵力,常以户籍为工具强行征发丁壮,如后唐“括民为兵,凡年二十至五十者皆籍之”,导致百姓“愁怨之声,盈于道路”。户籍从赋役管理工具异化为军事征发的枷锁,民众为逃避兵役,或“自残肢体”,或“窜名僧籍”,进一步加剧户籍失真。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沧海扬帆

沧海扬帆

齐橙
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料员,有“人形自走数据库”之称的高凡穿越到1982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扬帆搏浪,引领中国化工产业走向辉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都市 连载 87万字
躺平从钓鱼开始

躺平从钓鱼开始

云芸双宝
田子墨刚过而立之年,先是遇了公司裁员,然后相恋五年的女朋友卷了他的存款跑路了,为了散心他跟着同事去河边钓鱼,捡了两根鱼竿,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都市 连载 45万字
我不是文豪

我不是文豪

野亮
(并非文抄。没有穿越、没有重生、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多年以后,当王子虚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台上时,会想起妻子割破手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候他还在一座小城市的事业单位做办事员,没有什么钱,对于文坛寻其门而不得入。如今他已经是三江四湖五岳间的文坛魁首,无人不知他的盛名,是天字第一号的国宝级作家。他走了无数的路,付出无数代价。当他站在发言台前时,却说:我不是什么文豪。我只是想赚点钱。————浪漫主
都市 连载 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