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腰胯内为“丹田”所在,由“丹田”发出的劲力通过腰胯的“抖放”直达四梢。
如打“右崩拳”,右胯只有裹拧至左胯前,两股内侧紧贴在一起,同时抖丹田之力,右拳才能快速顺击出去(所有的拗步都必须这样做)。谱云“顺则有力”。
其次“形”要合规矩。
形意拳对于肢体要求“一身备五弓”。
手臂曲如“弓”,便于控制(上挑下压、左右拨拉);
腿部曲如“弓”,膝有弹力,并且能将脚之劲力快速上传;身曲如“弓”,便于聚气蓄力。
谱云:“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竿”,这是对上肢的“形”的具体要求。
两肘出入与肋相摩,利于手臂之功借身力而得发;两手出入不离心,便于对自身的保护和进攻;
两手臂通过拧、攒、裹、撕、摩、扒、拉而劲力大增。
至于形意拳的“七疾”、“八要”之规定都是对“形”的具体要求。只有把“形”做到位才能为下一步的“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