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县说我数据对得明明白白,足以将歙县的理论批得体无完肤。
歙县就说,反正大明会典没说让咱们县单独交,至于你的数据来源啊?黄册都是民间自己搞的,做不得数一一「切思《大明会典》乃祖宗立法垂统之宪章,黄册乃民间遵文赞造之图籍。」
巡抚衙门虽然不能分辨,但毕竟是圣旨给的压力,自然也有所偏向。
于是,就紧紧抓住「均平」这个新政关键词,通过一系列算法,把丝绢税均摊五县了。
也不是简单的均分,而是歙县的6145两税,分了5260两给其他五县一一具体在《试论明末徽州府的丝绢分担纷争》(《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里面有写到。
五县自然不能接受,就一个劲骂户部尚书殷正茂,偏帮乡人,什么「以户部私计而市私恩,以尚书大臣而变乱成法」,什么「生子无孔,神人之相」,一个劲地骂。
徽州府见事情闹得凶,又跟兵备道合计,把五县的5260两改成了3300两,算是歙县和五县均分。
各退一步的和稀泥自然是好,殷正茂批复说「其名尤正,其言尤顺,其事尤易」。
同时也得到了司礼监的朱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