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斐潜没有等李儒回答,继续说道:“一斗之粟,或可足一家三口一日之食,或仅一人一餐无得以厌,何以也?一族之迁,纵然困苦,多有全族而至者,然异族而移,罔途相啖半途而废者众,何以也?同将之师,兵进之时少有溃乱,然退之时,稍触及溃者比比皆是,何以也?”

李儒闻言不由得一呆。

这些东西李儒不是没有见过,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的确没有像斐潜这样将其对比起来,作为一个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现象展示出来……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说得李儒心中一跳,退兵退到一半的时候因为一些额莫名其妙的事情导致溃散的简直不要太多。

虽然这个事情李儒也有考虑到,但是人的心理就是那么的奇怪,明明是同一件事情,只有自己知道和被别人说出来,在感觉上完全不同,就好象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考虑的话,会觉得这个事情就算发展到了恶劣的地步,自己还是可以应付得了的,但是被人一下子捅出来摆在台面上,就算自己心中再有把握,也会再次的来来回回衡量一遍……

而且斐潜所说的问题又都是当下李儒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并且每个问题看似独立,其实都是有一些联系,底层的官吏减少,导致一些运输还有分配就容易出问题,粮食分配不稳定,就容易导致每个人都觉得吃了这一顿就没有下一顿,会因此恐慌性的大量消耗粮草,这种恐慌在不同的家族之间特别容易蔓延,就算个别的家族能够积攒一些少量的粮食,也容易被其他的人员所窥视夺取,而民众的混乱更容易引发士兵的情绪不稳,就算是短暂的屠杀也无法挽回混乱的心态和原来的次序,最终就导致无法收拾的人间惨剧——

士兵将弃百姓而不顾,胡乱杀戮沦为禽兽,而百姓为了活命,易子而食或将不是一个别人的故事……

李儒不由得正容而问:“敢问子渊有何以教?”毕竟李儒也是想要洛阳的人口来充实关中地区,并不纯粹就是为了杀戮。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 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而朕,曾为天子! 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 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迭! 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 如今! 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 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 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395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 永嘉丧乱,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 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
历史 连载 1246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br> 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br> 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br> 此处人间也有龙。<br> 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br>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

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

天下无一的项祝
韩义穿越三国时期,绑定系统。征战天下,与曹操对垒。和周瑜叫板。谋策更碾压诸葛亮。没想到貂蝉带着孩子上门堵我。认了孩子,再继续让她生二胎,三胎!...
历史 连载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