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能说那些人都天资差,不够勤奋么?
非也,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先贤和自己的心血不能白费,要择人而授。
君不见很多名人记挂的徒弟名人一大堆,可真有达到高境界的人吗?我看极个别或许有。那么多人就没人能够取悦做师父的?
也不是,徒选师、师选徒难了。从很多人的后学中看看练的,就知道根本没有东西,或许做师父的就没有东西,更多原因是后人未得真传,只传给了个别人。
王宗岳早就有评论,斯技旁门甚多,太极如是,形意亦如是,不说外门,就是同一门,也是旁门左道有所不同。
所以阳春之曲和者必寡是有道理的,盖因大多数人达不到那个境界,就像高考,很多人成绩接近,成为状元者寥寥。
这还是公开的同堂授课,那种法不传六耳的传授可想而知就更难了。学戏的也很多,能达梅兰芳水准的有吗?
钢琴也是公开的教,能达到肖邦水准的又有几人?
李存义先生已说能称国术者,形意也,这也是经过战阵的提炼和总结的艺术家。年轻时在宋家也受益匪浅。
可到了今天,风格独特的抖绝劲李老先生并未有微词,可某些后人却有了鄙夷之心,难道你们比李老先生还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