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说,每次聆听或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都觉得有新的变化,新的心境,都能感受到新的神性视角。
这部伟大巨著的可能性简直无穷无尽。
巴赫没有给朝圣者设限,这部原本为双层大键琴创作的作品,原谱除了记有音符、节奏,和少量的装饰音提示外,什么也没有——没有力度、没有表情、没有速度。
没有人能定论在现代钢琴上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权威。
范宁第一次的演绎偏激进和硬朗,且带着表现欲和功利性。
昨夜的演奏则带着较多的倾诉欲和内心化表达,重复的部分利于助眠,但变化又少了一点。
以上都算是出彩的表达方式,不过今天的录制过程,他的速度则介于前两次中间,更冷静地复述着巴赫建立音响大厦的过程。
每条变奏第二次反复的时候,又作了一些力度、音色和装饰音的分配变化,试图尽可能地探究那个时期音乐的“程式化”和“即兴化”的辩证关系。
一次一气呵成的,回归了音乐本身的完美演绎。
效率之快让工作人员为之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