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老三,你家妮儿不是到了嫁人年纪,不去说合说合?”
“你这老怂就放不出几个好屁,还有你们几个老东西,连蛟河边上那个姓刘的小子都不认识了?”
此话一出,一帮老人尽数将目光投在刘暮舟身上。
有人诧异道:“不会吧,那小娃出去多少年了?我听说都死在外面了。”
也有人说:“你们晓得个屁,我听说啊,他在外面寻了个快老死的贵妇人吃了软饭了,现在可有钱,峡口的客栈背后东家就是他!”
有人说三有人道四,一件事传出去之后定少不了有人添油加醋,按自己想象中的填补,再往外传。简简单单的事情在几张嘴里转那么一圈儿就成了绘声绘色的故事,精彩程度堪比话本小说。
但作为当事人的刘暮舟,听得反倒开心。
不论如何,总算有人还记得蛟河边的泥腿子。
而此时,有个拄着拐杖年纪还不算太老的男子走到人群处,呢喃了一句:“这娃呀,小时候吃尽了苦头,不管怎么样,活着回来就好。”
刘暮舟鼻头一酸,说话那人他当然记得,就是第一次拉货时死活不肯帮自己卸货的人,十多年过去了,不到五十岁的人,怎么就拄拐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