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普,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普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可见此时已经称呼姨妈为姨母了,所以在本书里称呼姨母更合适一些,
然后我又往后看了唐朝时的资料,对姨妈的称呼是「阿姨」、「姨姨」、「姨母」、「从母」,对母亲的堂姐妹称呼为「从姨」、「堂姨」,母亲的表姐妹为「表姨」。
可见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专属称呼,还没扩散到所有长辈母系。
那么父亲的小妾怎么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