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邵勋背着手走了两步,又道:「我闻建邺有‘洛生咏」,又有‘吴越调」,
两不相通,实在不成样。从今往后,大梁以《洛生咏》为正韵,通行天下。」
建邮说洛阳话的当然是南渡土人了。哪怕他不是洛阳人,甚至来自遥远的幽州,多多少少读过韵书,写过诗赋、文,对洛阳腔调是有了解的一一不通韵,
就写不好这些东西。
至于江东豪族,他们说吴语,也就是邵勋说的「吴越调」。
其实他们真不懂洛阳话吗?显然不是。只不过平时不说罢了。
这中间可能还混杂着一些地域因素乃至骄傲自尊。就像王导是北人,有吃奶酪的习惯,陆玩吃了就很不适应,生病了,回信时还说差点成了北方的鬼。风俗不同,语言不同,加上长期分裂导致的对抗情绪,江南土人故意不说洛阳话就很正常了。
邵勋推出的这本韵书并非自创,而是遣人收集民间私人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韵书,加以整理,再刊印成册。
此书一出,便是标准,以后就是大梁朝官方读音一一老实说,民间私人的韵书还是有些微差别的,韵书教材不同,读音就有偏差,现在算是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