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我准备如何,而是这位张三爷准备如何?”徐大郎坦诚以告。“他沽水畔做下那些事情,一时好大的名头,更要命的是三征东夷败了以后,河北、东境遍地是烟尘,尤其是东境,造反的义军太多,官府的人都只能缩在城里,几乎各郡都在人心浮动……这个时候他张三爷来到济阳,与王五郎聚在一起,一个有名,一个有实,若说不做出点事来,反而觉得不对。”

李枢微微一笑:“如此说来,徐大郎是不想造反的了?”

徐世英犹豫了一下,但依旧坦诚:“不是不想,就大魏朝廷干的这些事情,东境、河北的百姓哪个不咬牙切齿?我难道例外?可是我家家大业大,如何敢轻易做事?而且,不是李公你之前说的吗?圣人去了东南,皇叔留在东都,大魏固然失了对河北、东境的控制,却也从另一面稳固了一时的局势,此时出头,要被一棒子打死的。”

“是我说的。”李枢依旧微笑。“所以徐大郎的意思是,你自家不想去造反,但若是人家张三爷就在隔壁济阳拉杆子,你徐家身为周边最大的一户人家,又曾蒙张三爷活命的恩德,反而不得不去反,因此为难,是这个意思吗?”

徐世英没有吭声,只是望着院中雨幕发呆。

“那我问你。”李枢继续笑问道。“那位张三爷委实会去造反吗?”

“应该会吧。”徐世英叹气道。“他眼下的本钱就是他的‘好大名头’,名头这个东西,自然是顶厉害的东西,正盛大的时候,比金银珠宝、酒肉财帛都要吸引人,甚至能引到真好汉、真英雄为之肝脑涂地,但名头也有个毛病,便是不能长久,时间一长,便要大打折扣……我若是他,自然要趁着自家名头最旺的时候,把这些名头换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不造反,怎么换?”

“或许吧。”李枢若有所思。“所以呢?张三郎反了,你到底反不反?”

“必须得去呼应。”徐世英咬牙道。“我便是再家大业大,可家业怎么来的?生意怎么维系的?不都是本地百姓撑着,江湖豪杰往来帮着吗?本地百姓恨朝廷入骨,江湖豪杰人人皆以反魏为理所当然,其他人都反,我若是不反,徐家也撑不住……这种事情上面,我恰恰没有首鼠两端的姿态……与之相比,张三爷有什么恩义于我家,反倒是细枝末节了。”

李枢终于肃然颔首:“那徐大郎找我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 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 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 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 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 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 QQ群:950102
历史 连载 2253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历史 连载 485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