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如当我们说雪是白的,其真理性取决于现实中我们常见的雪的确是白色的。但有没有地方下的雪是其他颜色,甚至是黑色的?当然有!比如火山喷发后,灰烬跟雪同时落下会使雪呈现出黑色或深灰色。尤其是在高山地区。
那么问题来了,真理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不同文化中,对道德和伦理的理解的不同,是否会对真理的理解也变得不同?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
很显然古希腊的哲学家并不这么看,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真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理念,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变化。注意,同学们,在这里柏拉图强调了真理的持久性跟不变性,甚至不受物质世界变化的影响。
它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存在,所以当我们如果有机会跟柏拉图谈论真理,那么将是在讨论一个超越具体事物和瞬时变化的普遍原则或法则。为了能让大家更理解这个概念,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堂课大概一百分钟,乔喻听得津津有味。
前半段是对于国际主流的观点介绍,这些大都是课本上的内容,但后半部分就是教授自由发挥了。
除了康德、尼采这些大众都知晓的名人外,威廉·詹姆斯、路德维希·维根斯坦、米歇尔·福柯..一堆西方思想家的各种论点旁征博引,各种实例信手捏来。什么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哲学论,权力与真理,科学理论的范式性真理....乃至于基于性别跟身份认同的真理..
真的,都不需要PPT,硬控了乔喻一个多小时。最绝的是,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一直到下课,这位教授都没有给真理下一个最终的概念。而是把这个问题当成了课后作业,布置了下去。
题目很简单,让学生们自行感悟真理是什么,写一篇文章交上去。听著坐在前面的师兄师姐们哗然的声音,乔喻还是挺满意的。
这就是蹭课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