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重赋格?
是否又是三位一体的隐知蕴含其中?
第9、第10条对位法,范宁向听众例证的是“十二度二重对位”和“十度二重对位”的完美范式。
先是第一主题以八度上跃,作酣畅淋漓的音阶式发展,第二主题则为呈呼喊之势涌现的“神之主题”。
后一曲的二重对位模式与之类似,但不同的是,“神之主题”做了完整性的展开,包含4次大规模的进入和衍变,而非像上一首只是单纯“呼喊出来”!
第11条对位则和最初的第8条产生了联系,同作为“三重赋格”,这里三个主题的呈示顺序与之相反,形态也与之相反!
开篇切入就是“神之主题”,但为倒影,然后是“哀歌主题”的倒影,再是“重复半音”的倒影。
但整首赋格同样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第三呈示部之前,第一主题回归到主属调性上进入四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之主题”再现部!
至此,22条分曲已经完成一半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