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章 (第4/6页)
涂抹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放下电话前,索科夫还特意叮嘱了一句:“对了,师长同志,记得把抓捕人员的名单给我一份,我要看看里面都是一些什么人。”
个把小时之后,伊万诺夫派人送来了一份花名册,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抓捕的纳粹分子的名字,身份和他们工作的地方。
索科夫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发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工程师、教师、神职人员等等。他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会加入纳粹,除了少数狂热分子外,大多数人的加入都是迫不得已或者说是当时的一种潮流,他们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关押几天后,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放掉。
就在索科夫准备合上花名册之时,忽然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约翰·拉贝,出生于德国汉堡,西门子公司的代表、商人。
他连忙拿起花名册仔细查看对方的资料,发现除了他的名字、身份和籍贯外,其余的什么信息都没有。
放下花名册之后,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近卫第6师。一听到伊万诺夫的声音,就开门见山地说:“师长同志,我想问问,你们抓捕的纳粹分子里,有一个叫约翰·拉贝的人,他如今关在什么地方?”
近卫第6师的指战员抓捕了近两百人,作为师长的伊万诺夫对此事又不太上心,怎么可能知道索科夫说的人是谁。他沉默了片刻,随即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您认识此人吗?”
“我不认识此人。”索科夫这样回答,倒没有错,他后世的确听说过拉贝的名字,但却从来没有见过真人。如果不是恰巧看到了抓捕名单,还差点错过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为了让自己的过问显得顺理成章,他有意把崔可夫拉了进来:“但据我所知,崔可夫将军和他的交情还不错。如果知道他被我的部队抓捕了,肯定会打电话过来找我算账的。”
索科夫这么说,倒不是瞎说,抗战爆发后,崔可夫和拉贝都曾经在金陵待过一段时间,再加上那时苏德两国正处在蜜月期,两人之间相互认识,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