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行了,参谋长同志,不必再说了。难道你还有更好的方案吗?”没等西多林说完,别尔金就抢先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别看到敌人每天的炮火那么凶猛,但命中山顶的炮弹毕竟是少数。在山岗顶部平台建立环形防御工事,除了可以减少工事被炮火直接摧毁的几率,还能让战士们通过顶部的那些出口,快速地进入阵地,对敌人进行阻击。”

西多林见别尔金也非常看好这种环形工事,便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旅长同志,那就按照您所说的办法,在山岗顶部的平台,构筑新的环形防御工事。”

讨论完在山岗顶部修筑防御工事的事情,三人又把话题转移到后勤补给方面,虽说前期囤积的弹药和物资不少,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西多林担心部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弹药短缺的情况。

索科夫捏着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地说:“我们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德式装备,要想靠后勤给我们补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组织战士,趁着夜色到敌人的尸体堆里收集还能使用的武器弹药,以确保我们有足够的弹药继续战斗下去。”

“旅长同志,我们所装备的MG34通用机枪和MP40冲锋枪,虽说威力强大,但对于弹药的消耗,也是一个大问题。”西多林等索科夫说完后,试探地问:“你看,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部队连队的装备,重新更改为我军的制式装备?”

“改成我军的制式装备也没用,参谋长同志,难道你不知道如今的后勤补给状况,是如何糟糕吗?”索科夫毫不迟疑地否决了西多林的建议:“更何况战士们更换了装备之后,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到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战斗力。因此,我决定还是维持现状。”

听索科夫说完之后,西多林正想再说两句,却看到谢廖沙从门外走了进来。他知道谢廖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没什么事情,是从来不会轻易进入指挥部,便连忙问道:“谢廖沙,有什么事情吗?”

“参谋长同志,”谢廖沙望着西多林回答说:“从集团军司令部来了一名传令兵,有重要的命令要向旅长传达。”

得知崔可夫从司令部派来的一名传令兵,索科夫连忙吩咐道:“谢廖沙,请他进来!”

谢廖沙走到门口,对着门外说道:“请进来吧,传令兵同志,我们的旅长正等着你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

阳小戎
第一年,离乾公主初遇‘君子’,那人正气凛然主持公道,她冷笑:“伪君子。” 第三年,皇嗣之争,一步之差满盘皆输,闭目求死,那人唯一出列,身家性命护其回京,她轻嗤:“还算君子。” 第五年,政变登基,女帝临朝,赐那人高官厚禄贵女美人,全拒,她微微皱眉:“的确君子。” 第十年,清晨醒来,浑身酸疼,她咬牙大骂枕边的人:“枉为君子!” …… …… “三样东西可以让帝国重新伟大:剑,微臣和儒释道。” 他对女帝如
历史 连载 380万字
我娘子天下第一

我娘子天下第一

小小一蚍蜉
柳父:“志儿,去读书吧。” 柳明志:“我,江南首富长子万贯家财,开玩笑吗?不去,打死都不去。” 柳父:“管家,取训子棍来。” 柳明志:“且慢,牵马来。” 齐韵:“夫君,男儿若无乘风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去考状元吧。” 柳明志:“我?娇妻在怀,日子美满,去考状元,我疯了啊。” 新 皇:“柳爱卿,北方已定,新军三十万是不是该移交兵部了?” 柳明志:“柳明志奉先帝之命镇守边疆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愿世世代
历史 连载 1210万字
雏鹰的荣耀

雏鹰的荣耀

匂宮出夢
在灾难降临滑铁卢的那一天,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不幸的继承者 他将改变命运与历史的轨迹,逃离樊笼披荆斩棘,最终将以拿破仑二世之名登上皇位 驱使他的,不是因父之名,而是只属于他自己的荣耀!
历史 连载 649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br> 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br> 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br> 此处人间也有龙。<br> 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br>
历史 连载 386万字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鹤招
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 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 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 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 没来得及祸害朝政。 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 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 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 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唯一的指望,
历史 连载 135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 永嘉丧乱,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 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
历史 连载 12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