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大清的这些议政王、议政大臣和议政处行走不仅会跪着议政,甚至还会跪着造反!
这会儿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还都在行走,没有进入太和殿,大清朝的瘸腿皇上咸丰爷已经提前到达,正端坐在御座上,借着鲸鱼油灯放出的光亮,在翻看堆在自己跟前的“议政题本”。
所谓的议政题本,就是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们在议政会议开始前准备好了,递交给管理议政处的议政处章经,然后再由议政处章经们先过目,再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和联名、不联名。大体上,署名人数比较多的题本,会被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让咸丰皇帝可以轻易拿到手里。
而这次参与署名最多的一份题本,则是由议政大臣倭仁领衔,由三百多名议政王、大臣、行走联署的“请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
“窃闻盛世经纶,文德武功,相资为用。值今乾坤震荡、粤匪披猖之时,臣敢竭忠悃,冒死以进言。祈振吾华夏儒门名教,以御发逆之凶悍。
粤匪诸逆,假托天父天兄邪妄之说,诡谲变幻,迷惑黔黎,毒害遐迩。致使蚩蚩庶众,受其诓骗蛊惑,翕然从附,奔走驱驰,效命麾下。百万之徒,协心同仇,罔顾生死,渐成难制之局,当下之势,岌岌可危!所倚仗者,唯二十万八旗劲旅与练勇而已,虽有西洋枪炮佐助,士卒用命,然欲恃此却敌,犹有力不从心之憾。
当斯危急之秋,宜改制儒学为显扬之名教,擘画敷教之地。于京都肇建圣堂,树天下之楷模;诸省立‘总方’,总揽枢要;各府设‘大方’,居中筹策;州县置‘小方’,广施教恩。各方分委治头祭酒、大祭酒、祭酒诸职,专任宣化之责,统驭儒林之士,使其星罗棋布,咸遵一旨。务令宇内读书种子,凝为一体,仗孔孟之圣教,抗天父天兄之谬论。唯其如此行止,六路兴师,征伐逆寇,方能稳操胜券,永固金瓯,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当一大群议政王、大臣、行走在太监的带领下,鱼贯而入大殿的时候,咸丰皇帝已经低声念完了倭仁领衔的“乞兴儒家名教以抗粤匪发逆疏”,然后那眉头就跟麻花似的紧锁起来了。
倭仁这份题本上说的事儿啊,乍一看好像挺有理,可咸丰爷仔细一琢磨,就觉得味儿不对了。“总方”“大方”“小方”“治头祭酒”之类的名号,怎么瞅着这么眼熟呢?哦,这不就跟《三国演义》里黄巾贼用的名号差不多嘛!照倭仁这意思,难不成是要把大清的儒家变成太平道呀?合着是想用太平道去对付太平天国,咋都跟“太平”较上劲了呢?这要是真把儒家改成太平道,万一这“太平道”也跟当年似的做大做强了,会不会也闹着造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