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五)战略 (第2/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譬如说,高务实使用大炮与过去任何明军将领都不同,他极少把大炮分散开来使用,绝不会给某个只有数百人的部队配备火炮。高务实军中的火炮一贯集中使用,每每开炮都是惊天动地、挡者披靡。
这样的做法之下,虽然不像过去明军那样各条战线都有火炮压阵,但其当面之敌的压力却是成倍的增加,以至于根本不可能用血肉之躯挡住。往往是一顿火炮轰击之后,敌军要么重创,要么崩溃,面对接下来的步兵突击再无抵抗之力。
布日哈图已经可谓是知己知彼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轻易破解,更遑论百战百胜。
蒙古人纵横四海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吃过一次亏、两次亏、三次亏后,难道还不算知己知彼?当然算。
那么他们扭转败局了吗?显然没有。
他们依旧被蒙古人打得找不着北,除了南宋靠着坚固的城防扛了那么多年之外,其他敌人在蒙古人面前几乎都只有一路败到亡国的份。
当某种军事上的战术优势大到对方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合适的手段来应对的时候,“天下无敌”就出现了。
应付这种战术层面的绝对性“无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战略覆盖或者国力硬拼。
南宋抵抗蒙古多年,算是国力硬拼的典型,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失败其实不是这个战法失败,而是其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加在一块儿,导致了战法无法继续顺利的执行下去,同时还出现了个别意外因素导致崩溃加速。
然而,国力硬拼这种事从来只有中原对游牧,断不可能是游牧对中原。图们麾下的部众总人口还远不如区区一个“地广人稀”的辽东,拿什么国力去和大明硬拼?想也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