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台吉 (第6/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答言合罕彻底收服了右翼三万户,收聚平抚六万户大国,在圣主的八百帐前重新宣布了合汗的称号,降旨说:‘我的十一个儿子当中,令长子铁力孛罗的儿子不地继承我的合汗之位!功勋卓著的巴儿速孛罗曾经亲自陷阵,为我夺回了右翼三万户的政权,就令他在右翼作吉囊”。
达延汗在八白室前正式授命巴尔斯孛罗特“在右翼作吉囊”,以济农身份统辖右翼三万户,这标志着明代蒙古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济农制度的正式确立。
而关于济农的职权和地位,乌兰指出:“元代,皇帝坐镇都城大都,晋王镇守蒙古本土,守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明代,大汗掌管全权,吉囊掌管右翼,守成吉思汗八白帐……吉囊的职位相当于大汗的副王,执掌右翼之权,一般由大汗的儿子或兄弟出任。”
由此可见,明代蒙古济农的职权主要有三点:一是掌管右翼,协调各部关系;二是守卫八白室,负责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三十直接统领鄂尔多斯万户。
如果就其与大汗的政治关系和其守卫成吉思汗八白室等职权而言,济农与元朝的晋王颇为相类,但就政治地位而言,显然明代的济农要高于元代的晋王。
元代,晋王是以大汗代表身份镇守蒙古本土,守卫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而明代,济农则是以副汗身份统领右翼,守卫八白室。
按照达延汗的制度安排,作为最高首领的大汗住帐于察哈尔万户,直接管辖左翼三万户,济农住帐鄂尔多斯万户,掌管右翼三万户。大汗、济农分别担任左、右翼之长。因此,在蒙文史籍中大汗与济农被并称为二主,所谓“上天有太阳、月亮二物,下土有合罕、吉囊二主”。可见济农地位是很高的。
至于济农的选任,后世一般认为是由大汗的儿子或兄弟出任。这一点在巴尔斯孛罗特之前的确无误,如阿噶巴尔济济农是脱脱不花汗之弟,孛罗忽济农则是满都鲁汗侄孙(满都鲁汗无子嗣),履职前夕被杀害的兀鲁斯孛罗特以及其后继任的巴尔斯孛罗特均是达延汗的儿子。
然而,在巴尔斯孛罗特之后,济农选任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由选任制改为嫡长子继承制,这与汗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