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两道命令 (第3/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损失,当时朝廷内部还议论过到底要不要固守大宁城。
然后高务实站了出来,通过与把汉那吉商议,谈成了一笔“交易”,大明向土默特派出各种教员指导土默特蒙古人学习汉人的文化知识,而土默特则派出恰台吉所部驻牧于大宁之南,巡游防备图们的蒙古骑兵。
以蒙古对蒙古,这是高务实的一贯思路,事实证明效果的确很好。大明的粮道很快畅通,大宁城迅速得到翻新和加固。
接下来朝廷也没闲着,在后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又将从长城到大宁之间原先放弃的卫所慢慢兴建起来,重新设置了会州卫、富峪卫、新城卫以及宽河守御千户所。
按照明军建制而言,这三卫一所真正编成之后,应该至少有一万六七千的实际兵力,如果按照边镇卫所兵力普遍大于正规编制的情况来看,那就应该破两万人。
然而事实上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这几处地方连城池都是新建的,城中的汉人百姓太少,卫所虽然可以从内地征发调度,但也并不容易,所以两年多下来,这三卫一所一共也就一万一千多兵力,甚至达不到满编,而人口也少,差不多每个城池都只有三四万人,还不如一个下县。
但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三卫一所,总算是勉强形成了一条稳定的粮道,使得大宁城不再像此前那样完全孤悬关外——用高务实的话说就是插了根呼吸管。
既然只是插了根呼吸管,大宁城的兵力显然也不可能雄厚到哪去,实际上现在的大宁城一共也就三万两千多人,处于守还能守,攻就完全是做梦的状态。
但高务实宣布要把经略行辕放在大宁,这就连傻子都能猜到他想干什么了。
大宁城这个位置,对于大明来说是个“突出部”,守起来很不容易。对于察哈尔来说,那就更难受了,就好像一把尖刀始终抵在自己的要害,如鲠在喉都不足以形容,得说是眼中钉肉中刺,不得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