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贤妻良母学堂? (第2/9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常看明清传奇、小说的人都知道,那些书里头经常有官宦小姐家里有专门的西席先生教她们读书的情节。甚至某些小姐们读书得颇好,连八股文都能信手拈来,只可惜没有女子科举,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罢了。
而高务实强调“出路”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永宁公主慈善基金”打一开始运作,就是针对贫苦百姓的,毕竟做慈善总不能做到勋贵世宦家庭去吧?
好比说朱应桢家里有妹妹,她需要慈善基金帮助吗?高务实也有妹妹,她们需要慈善基金帮助吗?别开玩笑了。
但既然是针对贫苦百姓做慈善,那这慈善就一定得是真正能够帮助到对方的。
好比说收养孤女,这事儿高务实的母亲张氏就很喜欢做,但她收养的孤女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成了高家的侍女——别看做侍女是“为奴为婢”了,其实这真的是帮了人家,因为人家本来可能已经要饿死了,现在做了高家的侍女,不说穿金戴银,至少也能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嫁人生子,人伦圆满。
这么就不是帮?
但永宁公主这次突发奇想,想要给女子建学校,高务实就不得不提醒她了:教是可以教,但教出来有什么用呢?你就算把她们教得再好,时文水平跟我高务实一样,放出去都能考状元了……可那又如何?她该饿死还得饿死,因为这科举她没法去考啊。
大家闺秀们读书,是因为将来她们的夫君几乎都是读书人,所以她们也需要有些学问,最起码不能夫君说了什么话她都听不明白,总要能交流得上才行。
比方说陆游和唐婉,他们的爱情故事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没必要详述。只说陆游写了《钗头凤·红酥手》之后,他前妻唐婉见之,便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这首和作难道不是上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