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胜(二合一) (第2/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这么一看,炒花台吉本人在高务实心目中的形象就很一般了,非要说他有什么厉害之处,大概只剩下活得久,虽然因为蒙古文献中对炒花的年纪记录不详,但从他的活跃年份推算,高务实估计他说不定活了八九十岁,这在同一时期的蒙古人里头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而现在的炒花恐怕多半没那么长寿,他虽然是被生擒,按例肯定是送往京师,但根据大明朝野上下的习惯性呼声来看,这人的脑袋基本上保不住。
反正都是将死之人了,高务实自然不会过于关心,所以他更多的心态还是“松了口气”。
别看这次图们、炒花联军南下之后高务实的表现很是镇定,甚至第一时间就决定不仅要打,还要给他们来一下狠的,但实际上这次作战是他近年来最没有把握的一次作战。
原先的作战,高务实要么是拥有碾压式的兵力、火力优势,要么是提前很久便做出过各种安排,相当于军力优势和政治优势必有至少一方面占据绝对上风,所以他可以从容应对,只要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就能确保取胜。
但这一次辽河伏击战不同,图们、炒花联军在兵力上虽然总数略少于明军一方,但其实不仅少得很有限,而且还很可能拥有质量优势。
明军中占据大头的部分乃是从辽南四卫调集的卫所兵,足有两万多人,但高务实哪怕给了重赏,也只能确保他们的战斗意志会比其他人征调时强上不少,但战斗水平这一点还是完全没谱的。
所以明军实际上可以依赖的精锐力量其实很少,就只有约莫五千家丁,以及京华在辽河上的船队,高务实分配的任务也是以他们为核心主力。
在高务实的计划中,除非蒙古人的渡河部队向南线搞“分散突围”,否则那一大堆卫所兵基本上无须直接与蒙古人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