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 (第5/7页)
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图们和炒花不同啊,这些蒙古骑兵南下,带的物资基本全在马上,辎重?那是啥玩意?
而且他们的兵力说起来不算特别多,蒙古人虽然生产力不高,但他们要是连皮筏子都不会扎,两三百年前是怎么横扫天下的?不说他们征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抢夺了很多工匠之后,最起码一开始起兵的时候,他们总不能遇到河流就不打了吧?
实际上,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对此就有办法解决:他们每个人不仅都带有备用的弓弦,还带有蜡和针线以供修理装备。而这些装备都装在一个专用的皮囊内,这个皮囊在渡河时可以充气。
充气的皮囊单独使用,可以应付简单的浅水河流泅渡,如果是较深较宽的大河,则把这些皮囊系在一起,再就地取材做成皮筏子来渡河。
辽河下游段当然是“较深较宽”的大河了,所以蒙古人想要渡河需要做成皮筏子,但他们并不需要什么渡口——除非抢到了足够的汉人渡船。
高务实稍稍解释了两句,马栋才知道自己又闹了笑话,连忙红着脸闭嘴了。
马芳本来想骂他连藏拙都不会,但话到嘴边,忽然觉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多学点东西也好,于是忍住了。
高务实便继续道:“我料鞑子此来既然是想抢掠,则如今已近九月,距离冬天不远了,他们一定很急。如此,只要我等依靠京华船队将之堵在辽河以北数日,鞑子肯定要想法子破解,但破解之法显然不可能是顶着大炮强渡,只能是另选渡河之地。
如此一来,他们或许会在河边故布疑阵,然后大军悄然转走,突然在我方未曾留意之处快速渡河。毕竟,按照鞑子的想法,只要他们能够渡河,辽南这些卫所兵根本不值一提,了不起就能守住几个大城或者重要堡垒,那些寻常小镇、村寨,根本阻拦不了他们的抢掠,换句话说,他们会觉得只要找到渡河机会,这场仗就赢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