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东方刀客 (第11/17页)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餐自周朝开始,《礼记》、《论语》里就都有了对切法的初步记载和描述。
唐朝时,已经有了“蝉翼切”的名目,以后刀工越来越发达。
逐渐形成了切、剁、削、剜、片、剔、划、剩、割、剖、旋等等技巧。
到了明清两朝,割与烹已经分了工,有名目的切法已经多达一百余种。
像大酒楼和大饭庄子里,都是割的不管烹,烹的不管割。
说白了便是“切的不管炒,炒的不管切”。
管切菜者,名曰“案上的”,管炒菜者,名曰“灶上的”。
完全不似西餐厨房,一个人又切又炒的,耍全活儿。
这种细分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切的不对,绝对不会好吃。
打个比方,要把肉都切成竖丝,那怎么炒也不会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