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珍贵隽品 (第9/17页)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项工作之完成需动用多少人力,耗费多少时间,预支多少成本,可想而知。
若无良工为之构图设计,巧匠为之敷彩洗染,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说句大实话,如此的工艺,也只可能出现在工艺繁荣的乾隆朝。
除了当时瓷艺精进的社会整体环境之外,又有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窑厂之能工巧匠。
这才能以瓷为胎,敷设彩釉,铸就如此千古不遇之辉煌。
但就是这样,乾隆朝也没有出现超过太大器型的“百花不露”彩瓷,就因为实在太难做了。
所以作为仿古瓷的高手,挂彩名师刘永清平生最大的夙愿,就是烧出一对尺寸惊人的百花不露彩瓷。
也多亏有宁卫民这样的大财东的支持。
日趋感到精力不济的老爷子,才能赶在自己彻底衰老之前,尝试着超越前人一把。
不用说,这对大赏瓶有关画稿方面的要求,也肯定比刘永清烧的那对大鱼缸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