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鸟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在日常工作中,其实不受什么影响。
刑事案件向来不是只有一条路的。许多案子,在某些人眼中,只有一条线索,或者一条线索都没有,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有多条线索。
像是普通的刑警,到了犯罪现场,就是找DNA,找指纹,找监控,找手机,实在不行就找目击证人,只有极少数人,能关注到足迹,而能注意到血液的形态,而非血液本身的,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少了。
但对江远来说,这些都是他射程内的目标,任选一个薄弱环节,他都能有所突破。
等于说,犯罪嫌疑人需要将这些环节都注意到了,而且是达到相当的隐蔽程度,才有可能逃脱惩罚。
同样的,对于山南省TOP2的法医张逢天。他的技术手段众多,但并不意味着他需要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烧骨收缩率这种尚未有明确结论的小众知识,他就算立即开始查询论文和专注,打电话咨询等等,没有几天时间,也是弄不太清楚的。
至于最终选择哪种收缩率更合适,依旧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并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等于说,张逢天即使从烧骨收缩率出发,开始补足自己的知识短板,首先就要耽搁好几天的时间,其次,他得出的结论依旧是概率性,等于依旧有出错的可能。
跟江远类似,这种情况下,还得余温书拍板做最后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