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一刻,异彩的光芒从他眼睛里闪了出来。
“你是怎么想到的?”
“以前在旅行时,或远足登高时,存在一个逐步远离身后或脚下集镇喧嚣的过程,最后能听到的和尘世有关的声音,就是背后若有若无的铃铛声,牛羊脖子上挂的铃铛或是雪橇的铃铛.”若依说道。
“.回想起来,我能感到一种高度的空气的不同,周围有点冷,但比在山谷中间更自由、更纯净,这让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地赞美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东西,也比我早期作品中对人类的描写温柔十倍。总之,关于最小的细节,我现在将敢于追求真理本身,敢于成为一个哲学家。”
“前一段是你,后一半是尼采吧。”范宁凝视着她的眼睛。
若依“嗯”了一声。
尼采确实认为人们应该多通过自然界塑造自己的三观,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就批判了“旅客们费劲气力攀登山顶,却忽视了沿途的美丽风景”这一现象。
只不过这句批判,被后世的心灵鸡汤文学用烂了,以至于到了片面甚至庸俗的程度。
其实尼采真正想强调的不是“沿途风景有多么美丽”,而是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思考——把平日里想不通的问题重新放在这一过程重新审视和思考——来感受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时,内心会不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