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国之栋梁? (第3/7页)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此两句未曾见于典籍,想来是房俊所言。不过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曾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想必便是此句的由来。文章之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这两句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偏义复词,只是陪衬。
将磊落坦荡、不计生死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奏折最后的那一首诗,则让李二陛下有一种点燃浑身热血的激荡!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壮?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若非胸有壮志,涤荡乾坤之气魄,焉能作出如此豪气尽显、霸气凛然之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