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5/10页)
洒家要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晨眨了眨眼睛,心说还是你于大姐了不得,足不出户,就把事情经过给摸得一清二楚,看来整个督察室,你才是最可怕的人物啊!
“可你知道么?雍正所谓的‘不争’,在康熙眼中,未必管用。他再怎么恪守本分,那也不过就是个治世能臣的印象而已。”于秀凝的观点,不知是从哪考究出来的,叶晨既无法反驳,也不能反驳。因为雍正继位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这时就见于秀凝慵懒的靠在沙发上,继续说道:
“清史是一笔湖涂帐,有些问题可以瞒过史学家,也可以瞒过老百姓,但它瞒不过我们这些人。知道么,据我分析,要选哪个儿子做接班人,康熙一直是举棋不定,为什么会举棋不定?因为这个合适人选,并不是唯一的。”
对于满清这段历史,这段时间饱读国学的叶晨,也是略知一二。后人一直在雍正继位诏书上争论不休,有说它是真的,有说它是假的,更有甚者,民间还流传着雍正死党隆科多,将“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但关于这件事,于秀凝又是怎么分析的呢?
“康熙的传位遗诏是真的,”于秀凝继续说道:
“所以雍正即位也是合法的,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康熙在生前并非只留下过一份诏书。知道么,正因为他举棋不定,所以才将考察人选分别列举在几份诏书上,而雍正那一份,也正是其中之一。
康熙这么做是事出无奈,如果发现哪个儿子不合适,便可以果断地剔除他资格,从而让最适合的人继承大统。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倘若后悔了,还有机会补救,绝不会出现太子胤礽两废两立的丢脸事儿。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康熙没想到自己会走得那么快,再想继续考察人选,这已然是来不及了。
所以在他死后,就留下了若干份传位遗诏。至于该由谁继位,那就是负责宣召的隆科多,他自己该怎么把握了。世人都以为秘密建储制度是从雍正开始的,实则不然,在他之前,康熙就已经这么做了。但在当时,这个想法还不完善,他没把最适合的人选,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
叶晨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反复揣摩于秀凝这番话的真正含义,到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来,于秀凝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目的是在告诉自己,她就是那个隆科多,她会选谁站队这还用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