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韦端的箭 (第2/8页)
马月猴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斐潜大笑,然后说道:“非也!非也!某言必及大义,何时以言利先?”
庞统向上翻了个白眼,说道:“主公所言甚是,甚是……”
斐潜也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的说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这些是……嗯,也不能说是废话,但是每次都要讲,怎么能随意省略呢?看看,这不,被人诟病了吧?”
先前在后世的时候,斐潜也没少觉得那些官腔很繁琐,但是现在也才知道,其实也未必所有官员都喜欢官腔,但是为了防止出现各种问题,官腔还是不得不讲,就像是大谈道德是汉代的政治正确一样,庞统比较懒的天性导致了有时候就懒得说这些没用的废话,所以现在也就成为了被人攻击的一点。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何之不言利便不可义乎?”斐潜摇头晃脑的念着弹劾表章,叹息一声,“说得真不错……想必如果有表弹劾于某,也是可以用得上的……”
《论语》上说,子贡向孔子求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这三条就足够了。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我要是没法全都办到,那么先舍弃哪一条合适呢?孔子说:“去兵。”可以把国防问题先放一放。子贡三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剩下两条先扔哪条好呢?于是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当然,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老百姓都可以不用吃饭了,只需要信任君王就可以了,反正人都会死的,而信义才是永恒的,而是表示在其他两个条件不能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也就是不能“足”,便先“足”信,因为只有信义这个内在的东西才是最容易达成的,同样也更容易因为足信,而拥有后面的足食和足兵。
但是呢,如果简单只是看表面上的文字,也很容易的理解成为只需要信,其他的便是什么都可以抛弃了……
古代文章就是这一点不好,很多时候字数少,解释权就全部在士族手中,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就算是到了后世,在许多大大的文字后面,也少不了补充一行几乎不能见的小字,“本解释权归某某所有’,便可以看出华夏一体的文化传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