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要合作就得知己知彼。
让他意外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国内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
相关研究比较强的正好是前不久去参加会议的地方,临海交通大学跟以及临海双旦大学。
比如临海交通大学一个团队前年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详细描述了基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合成双连续结构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通过调节嵌段链长和极性,就可以控制微相结构如球状、柱状、层状的形成,就能直接影响材料性能。
那么如果微相结构的控制可以直接通过模态路径建模,就意味着能从几何上优化相分离行为。
考虑到怀柔所的技术设计,纳米颗粒的填充比例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断裂强度和自修复能力。这一块应该也可以用模态密度分布直接联系。
乔喻觉得怀柔所的研究肯定就是用到了临海交通大学跟双旦大学的成果。
不过国内在具体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具备领先优势。劣势跟不足恰好就在理论模型这块。
尤其是相较于国外的理论化研究,国内在复杂相行为的系统建模和预测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结合高维动态模拟和新型几何工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