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肩挑担子的少年书童,没有跟随老儒士一起赶来,兴许是老儒生想要独自登高作赋,抒发胸臆之后,会立即返回,继续赶路。
当然也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修士,披着儒生外衣,将他陈平安当做了一头肥羊,想要来此杀人越货?
陈平安都无所谓。
老儒士似乎在心经过了一番天人交战,仍是下定决心,来到陈平安十数步外,弯腰看着那些竹简,看了片刻,如释重负,转头笑问道:“年轻人,是一个人远游求学?”
陈平安想了想,点头笑道:“算是吧,想要多走走。”
“嗯,不错不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今的后生,买书读书越来越省力,越吃不住苦头了。”
老儒士先点头,然后问道:“不介意我走动,多看几眼你这些珍贵的竹简吧?”
陈平安笑道:“老先生只管观看。”
很快陈平安有些后悔了,老人不单单是看竹简,翻翻捡捡,还喜欢问这问那,而且问题极多,此言此句,出自何处,有些时候陈平安说了书籍名称与语句主人,老人更来了兴致,询问陈平安可知那人那书的学问根脚与宗旨立意,陈平安回答得有些吃力,老儒士言语不太客气,有些陈平安不熟悉、老人无烂熟于心的学问,后者要好好教训一通陈平安的一知半解,让陈平安只得频频点头,虚心接受老人的点评。
老儒士真是不怕麻烦,少年书童在远处喊了两次,都给老人拒绝了,最后书童便干脆放下担子,坐在那边一个人长吁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