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平安的开篇言语,其意不小,“道书有云,道德丧而有仁义,失仁义而有礼仪,礼乐崩则天下乱。故而此方天地有一位道德圣人便言,留下一句谶语以待后人验证,‘五百年一出圣人’,替天行道,拨乱反正。敢问诸位,如今谁是圣人?”
高君默不作声,她岂敢以五百年出一个的圣人自居。恐怕除了师尊“俞仙”坐在这里,就没有谁敢回答陈平安的这个问题了。
“修行有成,德行兼备,人人可以是此圣人,德不配位,窃据高处,人人可以皆不是。”
陈平安看着那两排位置,自问自答道:“如果今天议事只如开头这般,那就很简单了,就由我来占这个位置,从今往后,百年千年,世道走向,天下趋势,单凭我的个人喜好,落魄山的处置。”
犹在春季的大木观,气氛肃杀如寒秋,好巧不巧,恰好有高处一叶飘落,晃晃悠悠,宛如是对这位青衫剑仙的某种答复。
陈平安抬了抬袖子,伸出双指捏住那片犹然青翠欲滴的落叶,淡然道:“要成圣人,便需知道何为圣人。要知何为圣人,便知何为人,何为人性,何为人性之初始。故而有圣人云今之人其性善,又有圣人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请教诸君,孰是孰非?”
昔年藕花福地之内,三教百家学问杂然流布,因为从未有某姓一国统一过天下,因此没有出现某种显学一家独大的格局。
儒释道,法家,纵横家,商家,都在这里广为流传,但是在落宝滩碧霄洞主的刻意安排之下,浩然天下的经典、圣贤书籍,都没有在福地内广为流传 ,某些不知轻重的谪仙人,喜欢混官场的,妄图偷懒,做点小动作让刻书局批量刊印外界书籍,再套用自己的名字,偶有这类苗头,也被老观主亲手掐掉了,这些谪仙人的明知故犯,落在老观主手上,下场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陈平安缓缓道:“人之本性,食欲饱,再欲三餐有余,衣欲暖,再欲纹绣华美,行欲有舆马车驾,再欲腾云驾雾,跨山川如越沟渠。欲钱财蓄积之丰,再欲富甲天下,欲读书,再欲为官,更欲为人主,家国天下。欲长寿,再欲不死,再欲证道长生,与天地同寿。地狭愿广,家贫愿富,位贱愿贵,暮年愿年少,人死愿重活,神灵愿金身不朽,穷年累世而人心不足,人之常情、世之常态也。故而‘我’有耕田,有家宅,有生财,有家国,有天下。继而‘我’与人有合作,有争斗,有同道,有厮杀,有战事,有事之取舍,物之得失,心之起伏,有为人处世,礼与不礼,齐家治国,法与不法,两军对垒,义与不义,又故而因此人间有生死,众生有福祸,天下有治乱,世道有好坏。”
几尊五岳山君,似乎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