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苏轼怀揣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恭身再拜:“直龙图阁、朝奉郎、知登州苏轼,顿首再拜吾皇,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免礼!”只听那少年官家,轻声说道:“来人,给苏龙图赐座、赐茶。”

苏轼毕恭毕敬的起身:“臣谢陛下隆恩。”

屁股已毫不犹豫的坐到了被搬来的椅子上,又接过来一盏被奉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后,才小心的放到一边。

而他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赵煦也在打量着这个大胡子。

老实说,虽然上上辈子和苏轼打过交道。

但,时光太久了,他早已忘了苏轼的模样,只记得那标志性的大胡子,也只记得苏轼拉着他,在弥英阁的角落里,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历代君王,如何处置大臣的故事。

如今再见,死去的记忆,再次唤醒。

眼前苏轼与记忆中残留的苏轼形象重迭在了一起。

现在的苏轼,比赵煦记忆里的那个大胡子,似乎胖了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历史 连载 4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