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集:蜀汉灭亡 (第2/3页)
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书网www.tsms517.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都皇宫的椒房殿里,刘禅盯着案头的蜜渍荔枝发怔。自丞相去世后,这屋子的熏香从清淡的松烟换成了浓郁的龙脑,案几上的《申子》《韩非子》也不知何时换成了《列仙传》。殿外传来宦官细碎的脚步声,他知道是黄皓又来报“前线大捷”了。
“陛下,姜维在剑阁连胜三阵,邓艾那贼子怕是要冻死在阴平山上了。”黄皓捧来温热的手炉,袖口金纹绣着的云气纹随动作起伏,“倒是那诸葛瞻,仗着是丞相后人,竟屡屡抗命不遵……”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巨响。一个浑身血污的士兵撞开宫门,腰间断剑还滴着血:“陛下!邓艾军已过江油!”刘禅手中的玉杯“当啷”坠地,荔枝汁溅在明黄的龙袍上,像极了三年前他梦见的那滩血。
……
绵竹战场上,诸葛瞻握着父亲遗留的武侯剑,看着对面黑压压的魏军。他记得临行前母亲杨氏替他系甲胄时,鬓角已添了白发:“瞻儿,你父当年在五丈原……”话未说完便哽住了。此刻剑尖挑起的曹军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忽然明白父亲为何总在深夜看《出师表》落泪。
“杀!”他策马冲阵时,听见身后长子诸葛尚的呼和声。少年的银枪刺破第一个敌兵咽喉时,眉梢眼角像极了丞相初出祁山的模样。鲜血溅上护心镜,他看见镜中自己的脸——三十七岁,比父亲病逝时还小两岁,却已要面对这大厦将倾的危局。
……
成都城破那日,刘禅在龙椅上坐了整整三个时辰。黄皓早已换上仆役的粗布衣裳,蜷缩在殿角发抖。殿外传来百姓的哭喊声,混着魏军入城的马蹄声。他想起丞相第一次带他读《贞观政要》,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那时殿外的梧桐正茂,阳光透过窗棂在竹简上织出金斑。
“陛下,降表已经备好。”尚书令樊建的声音带着哽咽。刘禅伸手去拿玉玺时,触到印纽上温润的螭纹——这是先父入川时益州牧刘璋所献,如今却要盖在投降书上。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他忽然想起黄皓曾说“魏兵断不会到成都”,那时自己正喂着新得的金丝雀,笑着说“常侍说得对,丞相在天有灵……”